PMP中的掙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EVM)是一種綜合了項目范圍、進度、資源并度量項目實際績效的方法。以下是關于PMP掙值管理的詳細解釋:
一、PMP掙值管理定義與目的
PMP掙值管理是用來綜合考察項目范圍、進度和成本績效的方法,是項目整合管理的要求。它通過將計劃工作價值與實際完成工作的計劃價值和實際支出進行比較,以判斷成本和進度績效是否符合計劃的要求,并估算出全部完工的總成本和總工期。掙值管理的目的是幫助項目經理和公司量化績效、預測成本和安排項目進度,是一個“預警信號”,幫助項目經理預防超支和拖沓,幫助公司對最終結果和利潤有更清楚的了解。
二、關鍵指標與參數
掙值管理涉及以下幾個關鍵指標和參數:
計劃價值(Planned Value,PV):
定義:到某一個時間點對計劃完成工作量的預算值。
計算公式:PV=計劃完成的工作量×預算單價。
反映:計劃要完成的工作的價值,是計劃完成工作的預算價值。
掙值(Earned Value,EV):
定義:到某一個時間點已完成工作量的預算值。
計算公式:EV=實際完成的工作量×預算單價。
反映:實際上已經實現的價值,是隨著項目的實施,逐漸把“紙面上”的計劃價值一點一點地“掙”回來的價值。
實際成本(Actual Cost,AC):
定義:到某一個時間點已完成工作的實際花費值。
計算公式:AC=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實際單價。
反映: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工作的實際花費。
三、績效衡量標準
掙值管理還涉及以下幾個績效衡量標準,用于評估項目的進度和成本績效:
成本偏差(Cost Variance,CV):
計算公式:CV=EV-AC。
解讀:當CV>0時,表示成本節約;當CV<0時,表示成本超支;當CV=0時,表示成本與計劃一致。
進度偏差(Schedule Variance,SV):
計算公式:SV=EV-PV。
解讀:當SV>0時,表示進度超前;當SV<0時,表示進度落后;當SV=0時,表示進度與計劃一致。
成本績效指數(Cost Performance Index,CPI):
計算公式:CPI=EV/AC。
解讀:當CPI>1時,表示成本效益高;當CPI<1時,表示成本效益低;當CPI=1時,表示成本效益與計劃一致。
進度績效指數(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SPI):
計算公式:SPI=EV/PV。
解讀:當SPI>1時,表示進度效率高;當SPI<1時,表示進度效率低;當SPI=1時,表示進度效率與計劃一致。
四、PMP掙值管理應用與意義
掙值管理在項目管理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可以幫助項目經理更好地監控項目的進度和成本績效,及時發現并糾正偏差。同時,它還可以為項目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幫助項目經理和公司制定更加合理的項目計劃和預算。
綜上所述,PMP掙值管理是一種重要的項目管理技術,它通過將計劃工作價值與實際完成工作的計劃價值和實際支出進行比較,以判斷成本和進度績效是否符合計劃的要求,并估算出全部完工的總成本和總工期。掌握掙值管理的關鍵指標、參數和績效衡量標準,對于項目經理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