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中的控制圖七點規則是控制質量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用于判斷一個過程是否在控制之內。以下是關于PMP®控制圖七點規則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
PMP控制圖是一種質量控制的工具,用于判斷一個過程是否在控制之內。而七點規則是控制圖中的一種現象,具體指的是連續七個數據點在控制圖同一側或向一個方向發展。
二、表現形式
連續七個點位于均值一側:即所有這七個數據點都位于控制圖中心線的同一側,無論是上方還是下方。
連續七個點呈單調上升或下降趨勢:這七個數據點呈現出一種持續上升或持續下降的趨勢,即它們不是隨機分布的,而是有明顯的方向性。
三、處理措施
當PMP控制圖中出現七點規則時,并不意味著必須立即調整控制圖。相反,重要的是進行以下步驟:
調查可歸屬原因:首先需要調查導致這七個數據點連續出現的原因。這可能涉及到對過程、設備、材料、人員等方面的檢查。
分析原因:確定這些原因是否屬于系統原因(即影響整個過程的因素)還是隨機原因(即偶然的、不可預測的因素)。
采取措施:根據分析結果,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以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四、注意事項
七點規則是PMP控制圖中的一種警告信號,提示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然而,它并不是絕對的,因為有時即使出現七點規則,過程也可能仍然處于控制之中。
在處理七點規則時,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過程的穩定性、數據的可靠性等。
重要的是要理解控制圖的本質和目的,即用于監控過程的穩定性和預測性能,而不是僅僅關注數據點的位置。
五、應用實例
假設在一個生產線上,使用控制圖來監控產品的某個關鍵質量特性。如果連續七個數據點都位于控制圖中心線的上方,并且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那么就需要按照上述步驟進行調查和分析,以確定是否存在影響產品質量的系統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