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全稱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中文名字:項目管理專業(yè)人士認證。
PMP進入中國時間早,基于系統(tǒng)項目管理的框架體系,是項目管理領域的基本要求。這個證書知名度很高,可以說是項目管理行業(yè)的金字招牌。
在很多大廠、跨國企業(yè),PMP證書已經是項目經理崗位的必備條件了,在很多重大招投標項目中,項目經理的PMP證書更是硬性要求。
ACP的全稱是Agile Certified Practitioner,即敏捷管理實踐者資格認證。
也是PMI推出的,但它針對的是IT研發(fā)類項目管理的領域,在中國的發(fā)展時間比較晚,2006-2007年期間才被引入中國,那時候騰訊就是最早使用敏捷但企業(yè)之一。
ACP證書驗證的是從業(yè)者在項目工作中對敏捷管理價值觀及原則的理解以及實踐的能力。
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市場驅動行業(yè)快速迭代,在不確定的市場環(huán)境下能夠快速響應變化,實現(xiàn)價值的交付。
1、從適用場景上來看
PMP適合甲乙雙方合同制的項目。
因為甲方會給出明確的要求,而乙方的目的很明確,只要做出符合甲方要求的產品即可。
ACP適合直接面向市場的研發(fā)項目。
這類項目和傳統(tǒng)項目不一樣,具體需求不知道,需要先做出來,再根據(jù)用戶和市場的反饋做快速的迭代和更新。比如微信、淘寶、微信短視頻、各大拼團買菜軟件等等,隔周或者隔天就要出一個版本,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很快,這時候明顯PMP就不夠用了。
PMP是傳統(tǒng)項目管理,計劃驅動。
通常采用的是瀑布式、部分迭代的開發(fā)模式,要求項目建設時要有明確的需求,各方面文檔足夠規(guī)范,能減少變更就盡量減少變更,變更出現(xiàn)次數(shù)越多、越晚都會影響到項目的交付質量。
ACP是敏捷項目管理的方法論,是新興的項目管理模式,由價值驅動。
在變化性、流動性極強的這個、、時代,充滿了不確定性,針對一些需要考慮很多不確定性問題的項目,比如“有沒有流量?”、“客戶愿不愿意來?”、”這個產品客戶買不買單”,所有的需求都是不確定的,只能不斷去迭代,這個情況下,靠傳統(tǒng)項目管理是行不通的。我們需要在短時間內交付有價值的產品,并不斷迭代。
2、從含金量來看
通常我們對含金量的最直觀的定義就會市場認可度和適用范圍。從這兩者來看,PMP的含金量要大于ACP。
首先是PMP作為最基礎最全面的項目管理框架,是所有項目管理人必備的知識體系;
其次PMP是最先引入到中國的項目管理證書,沉淀時間比ACP更久,ACP是適應著數(shù)字化時代而逐漸被重視起來的。
一般要考ACP的同學都會先考PMP,對整個知識框架做個積累,再考ACP就輕松很多,而且有了PMP,大家都會比較認可。
3、從知識體系起源來看
PMP是傳統(tǒng)項目管理模式,它的雛形是建筑工程項目,然后將其理論化、標準化、抽象化,形成一個項目管理框架,但你將PMP應用到軟件工程中,你在實踐層面時會覺得比較別扭,主要問題是軟件工程的不確定性遠高于其他行業(yè)。
ACP是起始于軟件工程,同時在向其他行業(yè)領域推廣,所以ACP更適合軟件行業(yè),但有PMP的知識作為支持就是更強的組合。
4、從學習側重點及交叉來看
PMP十大知識領域,其中八個和敏捷都有延續(xù)及關聯(lián)。PMP目前的教材包含了PMBOK第六版、第七版以及敏捷實踐指南。PMP學的是標準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側重理論知識。PMP算是項目管理的根基。
ACP主要學習敏捷方法和策略,側重敏捷開發(fā)管理。學習教材主要是敏捷實踐指南。
PMP:考生必須具備35小時以上的項目培訓管理經歷,同時具備【學士學歷+4500小時的項目管理經驗】或【7500小時的項目管理經驗】
ACP:無PMP認證者需要近五年內有12個月的項目管理經驗且超過2000小時+近三年內有8個月的敏捷項目管理經驗且超過1500小時+21學時培訓證明;有PMP認證者,近三年內有8個月的敏捷項目管理經驗且超過1500小時+21學時培訓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