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能力管理是指對容量進行規劃、分析、調整和優化的過程,目的是使其以及時的方式和合理的成本滿足要求。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能力管理致力于在恰當的時間以一種經濟節約的方式為數據處理和存儲提供所需的能力,這需要很好的平衡,避免臨時應急式的盲目采購,也要避免超量采購。
能力管理處理關注傳統意義上的硬件設備的容量和性能以外,還十分注重IT基礎架構整體服務能力對業務需求的支持;能力管理并不是只桌球設備的高容量和高新能,而是結合組織的業務需求和IT成本來確定優先的能力需求,從而為IT服務運轉設計和配置合理的服務能力。
2. 能力管理VS容量管理
早期有人將capacity management譯為“容量管理”,如今,能力管理更能反映該流程的內涵及其所承擔的職能。容量管理是傳統IT網管中的概念,主要針對存儲空間、設備性能等進行研究,沒有綜合考慮整個IT基礎架構的整體服務能力對服務品質的影響。
作為IT服務管理的核心流程之一的能力管理,不僅要考慮設備存儲出來能力和性能對IT服務可用性和穩定性的影響,還有考慮各組件及其配合關系,對整體服務能力的影響,以及為達到所需基本的服務能力所需花費的成本。
從容量管理到能力管理,發生了兩個實質性的進步,一是除了關注硬件設備的容量和性能以外,還十分關注IT基礎架構整體服務能力對業務需求的支持;二是能力管理不盲目追求高容量和高性能,二是力圖為IT服務運作設計和配置合理的服務能力。能力管理,是容量管理的自然拓展和延伸,也反映了傳統IT管理到IT服務管理的演變。
3. 能力管理的范圍
能力管理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所有與IT能力相關的硬件,詳細見下表:
4. 能力管理的活動
其中能力管理包含三個子流程:業務能力管理,服務能力管理和資源能力管理。這三個子流程協調運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能力管理三段式。
業務能力管理——該子流程的目標是了解當前及未來的業務需求。這可以通過從客戶獲得有關信息,如戰略計劃、營銷計劃、,或通過實施趨勢分析來確定,這是一個主動性的流程。
服務資源管理——該子流程的目標是確定和了解IT服務的使用情況。為了確保能夠擬定和簽訂恰當的服務協議,需要充分了解服務運作的績效和高峰時期的負載量。該子流程在服務協議條款的談判和制定方面與服務級別管理有很密切的關系。
資源能力管理——該子流程的目標是確定和了解IT基礎設施及其組件的利用情況。典型的資源包括網絡帶寬、處理能力以及磁盤容量等。為了有效地管理這些資源,需要提早發現潛在的問題。組織也需要了解技術的最新發展。密切監控IT基礎設施運作的趨勢也是該子流程的一項重要的活動。
能力管理三段式:
從上圖可以看出,能力管理流程是鏈接業務需求和IT服務的紐帶。而這種連接不上簡單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過渡,而體現了在能力管理中業務需求想IT服務的邏輯轉換。
組織的目的是通過業務運作向客戶提供有效的產品和服務,IT只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組織的業務運作是能力管理的邏輯起點。自主的業務管理人員根據組織的戰略制定相應的業務計劃,這就是能力管理人員明確組織業務需求的基礎。
業務管理子流程需要根據組織的業務計劃來確定組織當前和為了的業務需求和相應的IT服務需求,并確保這些為了的需求在制定能力計劃是得到充分考慮。這樣既保證服務目標的實習,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降低了IT服務成本,這里充分體現能力管理和容量管理的區別。
在業務能力管理確定了組織的業務需求和IT服務需求轉化為相應的IT能力需求,并根據IT能力需求為IT服務運作設計合理的IT基礎結構。同時,資源能力管理還需要對IT基礎架構中所以的組件進行監控、評價、記錄、分析和報告、以及在必要時采取適當的行動對現有的IT資源進行調整,以確保實際的IT能力能夠滿足IT能力需求,同時確保多于IT資源都得到最佳利用。傳統的容量管理具有部分資源能力管理的智能,但沒有有效地結合組織的整體業務需求的IT服務能力的成本,而主演關注的是設備本身的容量和性能。
服務管理子流程的首要目標是對當前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進行監控,以確保當前的服務能夠支持服務級別協議中確定的服務級別目標的實現。服務能力管理成功的關鍵在于盡可能在有關服務能力的問題出現之前就排除隱患。通過對腐惡能力和服務品質的監控,服務能力管理子流程可以合理股價某項變更對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的影響,從而采取適當的行動確保能夠達到所需的服務品質。從這里可以看出,能力管理是由能力需求和服務級別目標導向的,二容量管理則沒有從整體上考慮服務級別目標的實現問題。
5. 能力管理的關鍵
能力管理實施的關鍵因素是需要與IT基礎架構密切銜接。能力管理的目標是要預測未來的容量需求,并通過容量計劃來分配可用的管理資源。以上所述的三個子流程,都與IT基礎架構直接相關;為了達到預測的準確性,需要大量的歷史數據作為分析的基礎,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擁有一個適應能力掛了需求的系統監控體系,同時還需要做大量額數據收集、積累和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