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PMP是美國PMI發起的國際項目管理認證考試,其教材內容和考題都是根據英文內容翻譯而來,而中文考題往往有些是根據英文單詞本身常見的詞意進行翻譯,而不是結合題目運用教材中準確的術語來翻譯,造成語句生澀、不通順。
有一些詞匯甚至翻譯的與PMBOK完全不一致,導致考生造成嚴重誤解,比如kick-off meeting在中文試題中被翻譯成“啟動大會”或“啟動會議”等,再比如很多題目把“階段”和“過程組“混為一談。
這里總結了一些PMP考試中常見的專業術語翻譯偏差,希望能幫助考生在題目中遇到相同詞語時能快速理解準確題意,選出正確答案!
1.Struggle,考試經常翻譯為“努力”,其實翻譯為“無法”“難以”更貼切
2.題目中出現的“啟動會議”或“啟動大會”=開工會議(kick-off meeting)
3.題目中,“簽發(issue)”變更請求=“提交”、“起草”變更請求
4.題目中出現的“回報期”=回收期 (項目選擇的經濟模型)
5.題目中,“商業案例”(business case) =商業論證
6.題目中,業務 (business) 需要=商業需求
7.題目中,“高層級”=初步的、主要的,答案一般選項目章程
8.題目中出現的“一線經理” “直線經理”=職能經理
9.題目中“項目群經理”=項目集經理
10.題目中,“支持團隊”=運營團隊
11.題目中出現的“推動式研討會” (也有可能翻譯成“引導”)=引導式研討會
12.題目中出現的“基線"=基準 (項目管理計劃)
13.題目中,“審查” (review) =查看
14.某些題目中出現的“什么階段”= 哪一個項目管理過程組(五大過程組)
15.題目中,項目處于“實施”過程,“實施”=安裝、調試、移交。意味著項目完成了,在移交中。
16.“地址、表明” (address) xxx文件=記錄進xxx文件
17.題目中,“核實范圍、核實可交付成果” =確認范圍、確認可交付成果
18.題目中“需求追溯矩陣”=需求跟蹤矩陣
19.題目中出現的“趕時間線”= 趕工 (進度工具)
20.題目中出現的“平衡” (leveling)=資源平衡
21.題目中出現的“實現值”“贏得值”=掙值(EV)
22.題目中出現的“提升價值”= 增值 (管理質量詞匯)
23.題目中出現的“基準參照”= 標桿對照 (范圍和質量詞匯)
24.“質量保證”(第五版說法) =管理質量 (8.2)
25.人力資源管理計劃 (第五版概念)=資源管理計劃
26.基本規則(第五版概念) =團隊章程 (第六版對應概念)
27.題目中出現的“磨合” = 震蕩 (團隊發展階段)
28.題目中,“協商” (negotiation) =談判
29.題目中出現的“團隊發展”= 團隊建設
30.題目中出現的“二級風險”=次生風險
31.題目中出現的“增強”= 提高 (風險應對策略)
32.題目中出現的“緩解”=減輕(風險應對策略)
33.風險題目中的“可能性”=風險概率
34.題目中出現的“資源選擇標準”=供方選擇標準(采購術語)
35.協議=合同
36.題目中出現的“利害關系者”“干系人”=相關方
37.題目中出現的“相關方管理策略”=相關方參與計劃
以下是一些需要結合英文題確定準確題意的詞語:
38.動名詞被翻譯為名詞:如選項中出現的xxx計劃,有可能說的不是計劃,是某個規劃過程,如規劃風險管理、規劃質量賞理等,要以英文為準。
39.掙值題目中出現的“完成了xxx美元工作”,有可能說的是PV,而不是EV,要看英文的時態,是虛擬語氣,還是完成時。
40.風險題目正文中出現的“減輕”風險,有可能是“減少“或“應對”的意思,而不是風險應對策略中的“減輕”。這時,可以選減輕策略之外的:回避、轉移等策略。
41.有些題目中文看不出單復數,要看英文。
42.英文中有虛擬語氣,表示預測、假定,不表示現實情況,中文翻譯不出來,要看英文。
43.中文看不懂、看中文找不到正確選項的題目,看英文。
44.有些題目中文翻譯問“使用什么文件”,而英文原文可能只是問使用什么,沒有文件字樣,要以英文為準。
45、Ask,考試經常翻譯為“要求”,其實應翻譯為“請求”,尤其在變更題目中。
以上是近年的PMP題目中出現的一些情況,也不排除有特殊情況,要結合英文原文來判斷。另外,掙值題目中還會有現時態問題,中文不一定能翻譯出來,如PV的數據,如果無法通過中文判斷,可以看英文原題進行判斷。
中培偉業2023年PMP開班計劃如下:
PMP項目管理國際認證>>課程天數2天
●5月直播(27-28日)
●6月直播(03-04日)
●9月直播(16-17日)
●9月直播(23-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