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對項目的質量負最終責任?( )
A. 項目工程師
B. 項目經理
C. 質量經理
D. 團隊成員
2.下列關于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的說法都是正確的,除了( )。
A.如果檢查者關心的只是產品質量合格或不合格,應該使用屬性抽樣
B.如果檢查者關心產品質量在多大程度上合格,應該使用變量抽樣
C.屬性抽樣的結果為合格或不合格,變量抽樣的結果為在連續量表上實際所處的位置
D.變量抽樣和屬性抽樣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3.項目經理關注項目能夠滿足進行該項目的本來需求的程度。項目經理在做( )。
A.整合管理
B. 時間管理
C.質量管理
D. 范圍管理
4.通常在哪個過程審查已批準的變更請求的執行情況,做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 )
A. 規劃質量管理
B.實施質量保證
C. 控制質量
D.實施整體變更控制
5.關于質量的說法,以下哪項是正確的?( )
A.質量偏低不是問題,等級偏低是個問題
B.質量是一系列內在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C.質量中明確或隱含的需求是需求開發的依據
D.質量決定著項目產品的功能多少
6. 以下哪項是對質量審計的正確描述?( )
A.質量審計是規劃質量管理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B.質量審計是控制質量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C.質量審計是實施質量保證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D.質量審計是改進質量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7.質量控制由誰來實施?( )
A.項目團隊成員
B.質量控制部門
C.高級管理層
D.職能部門經理
8.以下哪項最好地描述了質量與等級?( )
A.低等級和低質量通常都是設計意圖
B.低等級通常是設計意圖,而低質量通常是執行不當造成的
C.低質量通常是設計意圖,而低等級通常是執行不當造成的
D.低等級和低質量通常都是執行不當造成的
9.實施質量保證過程的輸入包括( )
A.工作績效報告
B.工作績效信息
C.質量控制測量結果
D.質量核對單
10.質量審計的目標包括以下所有,除了( )。
A. 總結質量管理的經驗教訓
B.識別誰應該對質量問題負主要責任
C.識別有效的質量管理做法
D. 確定對質量政策的遵守程度
11.在下列哪個階段識別與項目有關的質量標準,并且決定將如何達到這些標準?( )
A.啟動階段
B. 規劃階段
C.執行階段
D.監控階段
12.下列關于質量測量指標和質量核對單,不正確的是( )。
A.質量測量指標不僅包括待測量的指標,也包括測量方法;而質量核對單則是用來核實所要求的一系列步驟是否已經執行的清單
B.質量測量指標允許有一定的變動范圍;而質量核對單通常是關于“是”或“否”的選擇
C.質量測量指標用于考察質量合格與否;而質量核對單用于考察質量合格或不合格的程度
D.質量測量指標既用于實施質量保證過程,也用于控制質量過程;而質量核對單通常只用于控制質量過程
13.項目經理想要分析可用于達成既定目標的一系列步驟以及每個步驟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訂應急計劃。他應該使用哪個工具?( )
A.關聯圖
B. 過程決策程序圖( PDPC)
C.樹形圖
D.矩陣圖
14.質量成本包括以下所有,除了( )。
A.預防成本
B.評估成本
C. 失敗成本
D. 生產成本
15.項目的質量保證工作通常由誰來執行?( )
A.項目質量保證部門
B.項目團隊成員
C. 高級管理層
D.項目發起人
16.實驗設計的特點是( )。
A.每次考察一個變量的變化對結果的影響
B.每次考察幾個變量的一種組合對結果的影響
C.把本項目的質量做法與其他項目的質量做法進行比較
D.控制質量過程的一種技術
17.以下哪個工具可用于挖掘導致某個具體質量缺陷的各種根本原因?( )
A.帕累托圖
B.魚骨圖
C. 控制圖
D. 散點圖
18.項目經理正在檢查項目執行期間所遇到的問題、制約因素以及所發現的非增值活動,并設法在以后克服這些問題以及減少非增值活動。他正在做( )。
A.規劃質量管理
B.實施質量保證
C. 控制質量
D.實施質量審計
19.控制圖在均值線的一側有7個連續的數據點,這時應該怎樣處理?( )
A.不采取任何行動,因為沒有超出控制界限
B.告訴客戶
C.停止生產
D.在繼續生產的同時,查明原因,尋求解決辦法
20.可借助帕累托圍來展示下列哪項所產生的數據?( )
A.因果圖
B.核查表
C. 散點圖
D.控制圖
21.實施質量保證過程的依據來自( )。
A.規劃質量管理過程、制定項目管理計劃過程
B. 規劃質量管理過程、控制質量過程
C. 規劃范圍管理過程、規劃質量管理過程
D. 控制范圍過程、控制質量過程
22.項目情況紛繁復雜,問題頻發,為找到主要問題,采取重點措施,項目經理可以使用( )。
A.因果圖
B.散點圖
C.流程圖
D.帕累托圖
23.在規劃質量管理過程中,項目經理需要確定將來用于檢查質量的目標值、控制界限、規格界限,以及進行質量檢查的頻率。他應該使用以下哪種工具與技術?( )
A.控制圖
B.標桿對照
C. 流程圖
D.實驗設計
24.過程的目的、過程的開始和結束、過程的輸入輸出、過程責任人及干系人,應該在下列過程改進計劃的哪個部分中加以描述( )
A.過程邊界
B. 過程配置
C.過程測量指標
D.績效改進目標
25.以下關于質量成本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
A.增加評估成本,以便節約其他成本
B.增加預防成本,以便節約其他成本
C.增加外部失敗成本,以便節約其他成本
D.增加內部失敗成本,以便節約其他成本
26.在項目監控過程中,你可以做出項目產品不符合要求的結論,如果( )。
A.質量偏差超過控制上限或下限
B.質量偏差超過規格上限或下限
C.質量偏差呈現隨機變化
D.質量偏差呈現有規律的變化
27.實驗設計可以幫助降低產品性能對環境變化或其他變化的敏感性,使產品性能更加穩定。盡管如此,實驗設計并不等同于敏感性分析,因為( )。
A.實驗設計考察多個變量的組合的變化對結果影響,而不是一次只考察一個變量的變化
B.實驗設計用于質量管理,而敏感性分析用于成本管理
C.實驗設計是一種統計方法,而敏感性分析是一種風險分析方法
D.實驗設計是美國人首先提出來的,而敏感性分析是日本人首先采用的
28.以下哪項最有助于降低缺陷率?( )
A.改進過程
B. 測試成品
C.定義質量標準
D.制定進度基準
29.項目經理懷疑可交付成果的缺陷率跟某個因素有關,可以借助哪個工具確認他的懷疑?( )
A.因果圖
B.控制圖
C.散點圖
D. 流程圖
30.以下關于標桿對照的說法都是正確的,除了( )。
A.識別可比項目的最佳實踐,提出本項目的質量改進意見
B.建筑項目不能用軟件開發項目的做法作為標桿
C.可以為本項目的績效考核提供一個基礎
D.可以據此確定項目質量標準
31.以下哪項不是控制質量過程的輸出?( )
A.工作績效報告
B.確認的變更
C.質量控制測量結果
D.完成的核對單
32.以下哪個方法涉及把本項目計劃要采取的做法與其他項目的做法進行比較,來識別最佳做法,形成改進意見?( )
A.實驗設計
B.標桿對照
C.過程改進
D. 統計抽樣
33.應該在哪個過程確認已經完成的可交付成果滿足主要干系人的既定需求,足以進行正式驗收?( )
A.規劃質量管理
B.實施質量保證
C.控制質量
D. 確認范圍
34.對于重復性的生產過程,控制圖的控制界限通常設置在什么位置?( )
A. +1 (西格瑪)
B.±2 (西格瑪)
C.±3 (西格瑪)
D. ±6 (西格瑪)
35.統計抽樣是常用的質量檢查方法。項目管理團隊需要在以下哪個過程中確定進行統計抽樣的頻率、樣本數以及相應的統計分析方法?( )
A.實施質量保證
B.規劃質量管理
C.控制質量
D.控制進度
36.通??梢越柚膫€質量管理和控制工具確定范圍分解的結構,幫助開展WBS的創建?
A.親和圖
B.關聯圖
C.活動網絡圖
D.優先矩陣
37.當一個過程處于受控狀態中,對此過程可以怎么做?( )
A.不應該調整該過程
B.應該調整該過程,以便提高產品質量
C.應該在項目階段結束時,及時調整該過程
D.應該為了使工作更具挑戰性,而調整該過程
38.以下關于質量測量指標的說法,哪一個是正確的?( )
A.質量測量指標應該定得略高一些,以便使工作具有挑戰性
B.質量測量指標通常以質量核對單的形式出現
C.質量測量指標不需要非常具體,以便有一定的靈活性
D.質量測量指標是對質量標準的非常具體的操作性定義,用于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中
39.以下哪項不是項目質量保證的特性?( )
A. 開展過程改進
B.檢查特定可交付成果的質量
C.重新評價質量標準的合理性
D.由項目團隊開展
40.一位關鍵干系人想要知道某過程是否受控、是否穩定,你應該指引他查看( )。
A. 因果圖
B.控制圖
C. 流程圖
D.帕累托圖
41.以下都是質量保證的目的,除了( )。
A. 提高項目干系人對項目將要達到質量要求的信心
B.進行過程持續改進,減少非增值活動
C.消除導致質量不合格的原因
D.重新評價質量標準,確保質量標準的可行性
42.下列哪項不屬于在項目早期就對質量管理計劃進行評審所帶來的好處?( )
A.確保決策是基于準確信息的
B.降低因返工而造成的成本超支金額和進度延誤次數
C.確保質量管理計劃不需要變更
D.更加關注項目的價值定位
43.項目經理希望了解和估算一個過程的質量成本,他可以借助( )。
A.石川圖
B. 控制圖
C. 流程圖
D.散點圖
44.可以用散點圖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的密切程度,取決于數據點分布( )。
A.靠近某條橫直線的程度
B.靠近某條豎直線的程度
C. 靠近某條曲線的程度
D. 靠近某條斜線的程度
45.質量保證工作屬于質量成本中的那一類工作?( )
A.兼具一致性工作和非一致性工作的特性
B.一致性工作
C. 非一致性工作
D.既不屬于一致性工作,也不屬于非一致性工作
46.以下哪項不屬于七種基本質量工具?( )
A.控制圖
B.魚骨圖
C.趨勢圖
D.流程圖
47.控制圖中的控制上限和控制下限表明( )。
A.項目團隊不受處罰的最大偏差范圍
B.產品質量合格與不合格的分界線
C.生產過程不需采取糾正措施的界限
D.判斷項目成敗的重要統計依據
48.過程改進旨在( )。
A.消除非增值活動,減少浪費
B.提高項目產品質量
C.降低生產成本
D.提高干系人滿意度
49.下列哪項屬于一致性質量成本的例子?( )
A.返工
B.質量培訓
C.廢品
D. 保修費用
50.流程圖中應該包括以下所有,除了( )。
A. 需要開展的活動
B. 每個活動的責任人
C.相關的決策點
D.相關活動的時間順序
51.下列哪個工具可以實現對備選方案的排序?( )
A.親和圖
B.矩陣圖
C.活動網絡圖
D.優先矩陣
52.下列關于質量成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致性工作是為預防工作出錯而做的附加努力
B.非一致性工作是為糾正已經出現的錯誤而做的附加努力
C.質量工作的成本在可交付成果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都可能發生
D.項目結束后,不再發生質量成本
53.達到質量要求會導致以下哪種結果?( )
A. 增加成本、降低生產率
B.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
C.增加失敗成本、降低評估成本
D. 降低預防成本、增加失敗成本
54.下列關于過程分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過程改進計劃是指導過程分析的計劃
B. 過程分析包括根本原因分析,可能會用到因果圖
C. 需要分析在過程運行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制約因素,以及發現的非增值活動
D. 過程旨在實現跨越式的改進,把產品質量做得超過要求
55.不同于準確,因為( )。
A.確是指重復測量的結果的離散度很小,準確是指單次測量的結果與目標值很接近
B.確是指重復測量的結果的離散度很小,精確是指單次測量的結果與目標值很接近
C.精確是用于測量成本的,準確是用于測量質量的
D.精確是用于測量質量的,準確是用于測量進度的
56.對用途相同但技術特性不同的產品或服務的級別分類,通常用于描述( )。
A.產品或服務的等級
B. 服務的質量
C.品或服務滿足需求的程度
D.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多少
57.保證在生產過程中不出現錯誤,這是對下列哪個概念的解釋?( )
A.檢查
B.預防
C.評估
D.補救
58.質量是指( )。
A.符合三重制約
B.符合要求
C.優于同類產品
D.產品的功能眾多
59.以下關于項目質量管理的說法都是正確的,除了( )。
A.項目質最管理既要考慮項目管理的質量,又要考慮項目產品的質量
B.項目質量管理同時兼顧項目過程的質量和項目結果的質量
C.項目質量管理方法適用于所有的項目,無論項目會產出怎樣的結果
D.項目質量管理是為了保證項目結果達到盡可能高的質量標準
60.經過實地檢查,被確定為正確的可交付成果,是指( )。
A.成的可交付成果
B.核實的可交付成果
C.收的可交付成果
D.移交的可交付成果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