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項目管理
1、確定型工作與不確定型工作
項目工作包括確定型工作與不確定型工作。確定型工作具有明確的流程,在完成設計后制造汽車、電器或建造住宅,這些都是確定型工作的例子,其所涉及的生產領域和過程通常 都很好理解,并且執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通常較低。
新的設計、解決問題和之前未曾了解的工作都是探索性的、不確定的。它要求主題專家 攜手合作,解決問題,并創建解決方案。隨著確定型工作日益實現自動化,項目團隊也越來 越多地從事不確定型工作。
不確定型項目變化速度快,復雜性和風險也高。這些特點可能會給傳統預測法帶來問題,傳統預測法旨在預先確定大部分需求,并通過變更流程控制變更。而敏捷方法的出現是為了 在短時間內探討可行性,根據評估和反饋快速調整。
2、敏捷 4 大價值觀、12 原則、敏捷實踐
2001 年,軟件業思想領袖共同發表《敏捷宣言》, 正式宣告敏捷開發運動的開始。
源自這些價值觀的十二大原則:
盡管這些原則源自軟件行業,但已經擴展到許多其他行業。
這種思維模式、價值觀和原則定義了敏捷方法的組成部分。今天所使用的各種敏捷方法都植根于敏捷思維模式、價值觀和原則。
“敏捷方法”是一個囊括了各種框架和方法的涵蓋性術語。圖2-4結合上下文將敏捷定位為一個總稱,它指的是符合《敏捷宣言》價值觀和原則的任何方法、技術、框架、手段 或實踐。圖 2-4 還將敏捷方法和看板方法視為精益方法的子集。這樣做的原因是, 它們都 是精益思想的具體實例,都反映了諸如以下概念:“關注價值”、“小批量”和“消除浪費”。
一般而言, 可通過兩種策略踐行敏捷價值觀和原則。一種策略是采用正規的敏捷方法, 它們為特意設計,經證明可達成期望的成果。那么,在變更和裁剪之前,就需要花時間學習 和理解敏捷方法。不成熟和隨意的裁剪會讓敏捷方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從而限制了收益。(參 見附件 X2 中的“裁剪考慮事項”) 。
第二種策略是, 以一種適合項目背景的方式對項目實踐進行變更, 以便在核心價值觀或 原則方面取得進展。使用時間盒創建功能,或者使用特定技術迭代優化功能。在適用于特定 項目背景下,考慮將一個大項目劃分為幾部分發布。實現有助于項目成功的變更,這些變更不必是組織的正式實踐的組成部分。最終目標不是為了敏捷而敏捷,而是為了向客戶持續交付價值流,并達成更好的商業成果。
3、項目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
有些項目在項目需求、以及如何使用現有知識和技術滿足這些需求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大量變更和項目復雜性的提高。
隨著項目不確定性的增加,返工的風險和使用不同方法的需求也會增加。為了減輕這些風險的影響,團隊選擇的生命周期要能夠通過較少的工作增量解決項目的大量不確定性問題。
4、生命周期的選擇
項目有多種形式,也有多種實施方式。項目團隊需要認識到相關特征和方案,以選擇最可能使項目成功的方法。
敏捷實踐指南涉及四種生命周期,分別定義如下:
? 預測型生命周期。這是一種更為傳統的方法,提前進行大量的計劃工作,然后一次性執行;執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 迭代型生命周期。這種方法允許對未完成的工作進行反饋,從而改進和修改該工作。
? 增量型生命周期。這種方法向客戶提供各個已完成的,可能立即使用的可交付成果。
? 敏捷型生命周期。這種方法既有迭代,也有增量,便于完善工作,頻繁交付
想要了解更多政策信息可以咨詢中培課程顧問李老師18911709446(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