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是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共享的、大量的數據集合。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眾對于數據庫的了解理應有所加強,數據庫是按照數據的結構來組織、儲存、管理數據,應用范圍廣,收納數據多。數據庫系統是從整體的角度描述數據,那么數據庫的特點是什么?今天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數據庫的特點是什么?
數據庫的特點分析
1、數據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是數據庫與文件系統的根本區別。在文件系統中,相互獨立的文件的記錄內部是有結構的。傳統文件的最簡單形式是等長同格式的記錄集合。
2、數據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擴充。數據庫系統從整體角度描述數據,數據不再面向某個應用而是面向整個系統,因此數據可以被多個用戶、多個應用共享使用。數據共享可以大大減少數據冗余,節約存儲空間。數據共享還能夠避免數據之間的不相容性與不一致性。所謂數據的不一致性,是指同一數據不同拷貝的值不一樣。采用人工管理或文件系統管理時,由于數據被重復存儲,當不同的應用使用和修改不同的拷貝時就很容易造成數據的不一致。在數據庫中數據共享,減少了由于數據冗余造成的不一致現象。由于數據面向整個系統,是有結構的數據,不僅可以被多個應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應用,這就使得數據庫系統彈性大,易于擴充,可以適應各種用戶要求。可以取整體數據的各種子集于不同的應用系統,當應用需求改變或增加時,只要重新選取不同的子集或加上一部分數據便可以滿足新的需求。
3、數據的獨立性高。數據的獨立性是數據庫領域中的一個常用術語,包括數據的物理獨立性和數據的邏輯獨立性。物理獨立性是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存儲在磁盤上的數據庫中的數據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數據在磁盤上的數據庫中的存儲是由DBMS管理的,用戶程序不需要了解,應用程序要處理的只是數據的邏輯結構,這樣當數據的物理存儲改變了,而應用程序卻不用改變。邏輯獨立性是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了,用戶程序也可以不變。數據與程序的獨立,把數據的定義從程序中分離出去,加上數據的存取又由DBMS負責,從而簡化了應用程序的編制,大大減少了應用程序的維護和修改。
4、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數據庫的共享是并發的共享,即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存取數據庫中的數據,甚至可以同時存取數據庫中的同一數據。為此,DBMS還必須提供以下幾方面的數據控制功能:
(1)數據的安全性(Security)保護:數據的安全性是指保護數據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數據的泄密和破壞。使每個用戶只能按規定,對某些數據以某些方式進行使用和處理。
(2)數據的完整性(Integrity)檢查:數據的完整性指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完整性檢查將數據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或保證數據之間滿足一定的關系。
(3)并發(Concurrency)控制:當多個用戶的并發進程同時存取、修改數據庫時,可能會發生相互干擾而得到錯誤的結果,或使得數據庫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因此必須對多用戶的并發操作加以控制和協調。
(4)數據庫恢復(Recovery):計算機系統的硬件故障、軟件故障、操作員的失誤,以及故意的破壞會影響數據庫中數據的正確性,甚至造成數據庫部分或全部數據的丟失。DBMS必須具有將數據庫從錯誤狀態恢復到某一已知的正確狀態(亦稱為完整狀態或一致狀態)的功能,這就是數據庫的恢復功能。
數據庫可以供各種用戶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較高的數據獨立性。DBMS在數據庫建立、運用和維護時對數據庫進行統一控制,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戶同時使用數據庫時進行并發控制,在發生故障后對系統進行恢復。數據庫系統的出現使信息系統從以加工數據的程序為中心轉向圍繞共享的數據庫為中心的新階段。這樣既便于數據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應用程序的研制和維護,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決策的可靠性。
關于數據庫的特點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了。現在數據庫已經成為現代信息系統的不可分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字節信息的數據庫已經普遍存在于科學技術、農業、工業、服務業、商業和政府部門的信息系統,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數據庫的相關知識,請持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