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計算的基本概念
云計算概念是由Google在2000年提出的,狹義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廣義云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它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可靠安全等特點,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
關于云計算有不同的認識和定義:
維基百科:云計算是一種互聯網上的資源利用新方式,可為大眾用戶依托互聯網上異構、自治的服務進行按需即取的計算,云計算的資源是動態易擴展而且虛擬化的,通過互聯網提供。
百度百科: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狹義云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云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實驗室:云計算是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方便地按需訪問一個可配置的計算資源(例如網絡、服務器、存儲設備、應用程序以及服務)的公共集。這些資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發布,同時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務提供商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