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共代碼
公共代碼是指銀行為各個應用系統較為常用的、需統一編碼的特定功能而封裝的統一模塊,可減少重復開發,實現資產復用,一般使用一定標準的字符串或者數字串,例如錯誤代碼。
(1)管理信息公共代碼基本信息(包括中英文名稱、公共代碼含義、服務范疇、業務種類等)、啟用或廢棄時間、維護信息、使用信息等。
(2)管理方法公共代碼是需要通過字典描述,并且隨各應用系統的變化不斷進行擴充和調整,各相關應用系統需要及時了解最新情況的數據資源。依據公共代碼的業務管理范疇,可以將公共代碼資源的管理方式分為統一分配或者統一登記兩種。
對于統一分配的管理方式,元數據管理系統制定相匹配的分配、命名等管理規則;應用系統應在系統開發階段,在元數據管理系統上進行申請登記,并需要以元數據管理系統分配為準,實現硬性控制管理。
對于統一登記管理的管理方式,需要由相關應用系統部門根據公共代碼情況在元數據管理系統中進行登記。對于此類公共代碼,需要通過比對方式保證其登記的質量,如定期通過將生產系統使用的公共代碼值導出與元數據管理系統登記進行比對,并根據差異情況進行組織治理。
公共代碼的種類眾多,各類公共代碼需要遵循相關的技術要求。對于重要的公共代碼,如交易代碼、錯誤代碼等,商業銀行需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則和管理方法;同時,元數據管理系統制定相匹配的各類管理規則,實現對公共代碼的規范、標準管理,保證公共代碼的質量。
(3)管控流程公共代碼根據種類差異,存在不同的管控流程。對于重要的管理公共代碼,如錯誤代碼、授權代碼等,需要制定嚴格的審批管理流程;對于一般公共代碼,僅需進行相應通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