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數據生命周期管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數據也不外如是。從數據的產生、加工、使用乃至消亡都應該有一個科學的管理辦法,將極少或者不再使用的數據從系統中剝離出來,并通過合適的存儲設備進行保留,不僅能夠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更好地服務客戶,還能大幅較少因為數據長期保存帶來的存儲成本。數據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在線階段、歸檔階段(有時還會進一步劃分為在線歸檔階段和離線歸檔階段)、銷毀階段三個大階段,管理內容包括建立合理的數據類別,針對不同類別的數據制定各個階段的保留時間、存儲介質、清理規則和方式、注意事項等。具體內容詳見“數據生命周期”相關章節。
6.數據分布和存儲
數據分布和存儲主要涵蓋了數據如何劃分和存儲,總行系統以及總分行數據如何分布,主數據及參考數據(也稱為副本數據或輔數據)如何管理。只有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分布和存儲,才能有效地提高數據的共享程度,才能盡可能地減少數據冗余帶來的存儲成本。具體內容詳見“數據分布和存儲”相關章節。
7.數據交換
數據交換是銀行進行數據交互和共享的基礎,合理的數據交換體系有助于銀行提高數據共享程度和數據流轉時效。一般商業銀行會對系統間數據的交換制定一些原則,比如對接口、文件的命名、內容進行明確,規范系統間、銀行系統與外部機構間的數據交換規則,指導數據交換工作有序進行。建立統一的數據交換系統,一方面可以提高數據共享的時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精確掌握數據的流向。具體內容詳見“數據交換”相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