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數據對銀行發展的重要作用
近些年來,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社交、搜索、電商)、移動互聯網(微博、微信)、物聯網(傳感器、智慧地球)、金融(銀行、股市、保險)、電信(通話、短信、彩信)、安全和監控等領域都在瘋狂地產生著海量的數據,特別是來自于社交媒體、電話、圖片、視頻等數據源的數據量已蔚為壯觀。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數字世界的信息量增幅就超過了4ZB,并以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激增。其中,非結構化數據或者半結構化數據的超大規模和快速增長,占據了數據量總數的80% - 90%,比結構化數據(如數據倉庫)的增加速度快了10 - 50倍。
存儲在銀行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包括銀行內部系統自身產生的和外部獲取的海量數據)隱藏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為創新業務產品、重塑業務流程、創造業務價值等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數據已經成為與金融資產和人力資本同等重要的商業資本,成為能為銀行帶來經濟利益的重大資產之一,是銀行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是銀行獨有的“金礦”。
一般來說,銀行日常業務處理和經營管理決策過程的背后,實質往往是數據的生產、傳遞和利用過程。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銀行的數據價值日益體現,不僅是系統建設的利器,同時也是銀行價值提升的強大基礎,是銀行精細化管理、實現差異化服務、提升風險分析能力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