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新聞出版行業
2015年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對消除信息孤島、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強化信息安全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培IT常青樹專家指出,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移動互聯網推動消費模式共享化、設備智能化和場景多元化。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產生大量的關于人、設備、位置、行為等相關數據,進一步推動了大數據的產生和應用。在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新聞出版行業的傳播體系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傳播渠道的多元化、移動化和讀者用戶的習慣變化,使得信息源和受眾之間的角色逐漸模糊,媒體作為信息源,在發布信息的同時,通過和受眾的互動,本身也成為了信息的接受者;受眾在一定意義上也成為信息源。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大數據做好互聯網大數據的熱點匯聚以支持選題研判和決策、如何在海量資源中發現輔助媒體創作更有價值的報道內容、如何重構與用戶的有效連接、如何正確引導輿論的導向等,這些需求和任務都要求基于大數據環覆蓋新聞生產全流程的業務場景是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
▌融媒體全流程閉環業務應用場景
新聞出版行業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將大數據技術、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和融媒體業務場景相結合,形成基于大數據的融媒體全流程閉環業務應用場景,如下圖所示。
新聞報道的素材源頭來源于互聯網熱點、來源于讀者用戶提供的線索,經過大數據聚合后,為報社提供新聞選題策劃輔助決策使用;
記者根據選題策劃和采前會的安排,形成適合不同傳播渠道和載體的多篇稿件;
經過初審把關環節后,根據不同稿件類型再進行選用分發、推送;
根據不同的傳播渠道和載體,進行有針對性的精編、簽發等環節,最終通過多渠道發布成不同形態的產品在互聯網上傳播;
讀者用戶通過各種渠道閱讀后,會產生諸如點擊、瀏覽、評論等動作和行為,同行媒體則進行轉載、引用等動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后,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聚合,可以收集到每篇稿件在互聯網傳播的各種可以量化的動作、時間等維度信息量。
這些來自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反饋信息,一方面用于指導新聞的策、采、編、發各環節,另一方面用來作為績效考核的基礎數據,再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權重考核系統處理后,可以生成績效考核數據。
▌基于大數據聚合的融媒體全流程閉環中央廚房指揮調度系統
通過將大數據閉環應用于融媒體全流程的業務場景,搭建基于大數據聚合的融媒體全流程閉環中央廚房指揮調度系統,可以有效提高融媒體中心指揮報道的能力,使工作更有效、相融更深入、傳播更精準。通過大數據聚合與智能分析完成融媒體全流程閉環的業務場景全覆蓋和應用,實現報社策、采、編、發、傳播評估等環節全流程、全渠道的覆蓋。結合新聞出版單位的實際情況,以現有各產品發布系統為基礎,新建熱點發現及稿源系統、統一融媒體資源管理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傳播分析與考核評價系統,與原有的各產品發布系統相融合,并提供支持新媒體的各種工具集,形成的系統架構關系圖如下。
平臺包含的五個系統的功能定位如下:
新聞熱點發現及來稿系統:實現基于互聯網的熱點、重點關注點的自動收集匯聚及智能分析推薦,可形成新聞線索、素材和外部稿源;
全媒體內容資源管理系統:整合所有稿件采寫和編審流程,實現全媒體稿件內容的統一管理和流程跟蹤;
指揮調度系統:包含中央廚房的集中展示和基于LBS的調度指揮中心;用于全程管控線索、策、采、編、發、傳播評估等全環節;
產品發布及工具集:系統提供針對網站和APP的CMS,針對微信、微博的托管和內容發布系統;專業視頻管理系統和HTML5制作等工具;
傳播分析與考評系統:實現稿件在互聯網傳播力分析和數據統計處理,以及業績和效果考評。
通過以上五個系統沉淀下來的媒體內容資源數據和用戶數據,是新聞出版單位的資產,可以用來做增值服務和精準推送和營銷,如版權運營、定制印刷、大數據輿情服務、輿情分析報告等。
結合新聞出版行業的特點和業務規則,可以構建保證出版安全的內部私有云服務架構。在平臺規劃的五個系統中,互聯網熱點和傳播力分析可以采用公有云的SaaS和DaaS服務;全媒體內容資源管理系統、指揮調度系統、產品發布工具這三個系統比較適合在內部私有云部署;其中全媒體內容資源管理系統的采集初審子系統、指揮調度系統、新媒體發布子系統也可以采用基于公有云的SaaS服務。
互聯網熱點發現和傳播力分析兩個子系統均是通過互聯網獲取全網的大數據基礎上,進行聚合、定位后,再提供基于界面展示的業務功能和以接口形式提供有效數據。由于互聯網抓取數據、存儲、聚合分析等過程非常耗費諸如帶寬、主機計算、存儲等資源,所需成本很高,這部分數據對絕大部分報社用戶都是一樣的。因此如果將這部分通過軟件即服務的方式(SaaS) 和數據即服務 (DaaS) 的方式導入直接使用,既可以節省大量成本,還能快速實現功能和系統部署,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
全媒體內容資源管理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和產品發布工具集等三個部分既可以通過公有云以 SaaS 方式提供服務,也可以在報社內部的私有云上部署,通過混合云方式實現整體的全流程覆蓋。
▌創新點
在系統的規劃設計實現過程中涉及的創新點包括大數據聚合與智能分析、融媒體全流程閉環、基于SaaS的融媒體云服務、融媒體中央廚房指揮調度、以主題或事件為中心的信息資源多維度標引等技術。
通過大數據聚合與智能分析,提供智能新聞選題推薦,為新聞選題策劃提供輔助決策依據,及時調整采訪、報道角度,為融媒體全流程提供支撐,為媒體間互相鏈接、推薦提供支撐;同時輸出包括輿情報告、傳播評估報告等多種形態的產品。
融媒體全流程閉環,從互聯網熱點發現和線索開始,覆蓋稿件策、采、編、發全流程各環節,實時收集多渠道傳播反饋信息,通過大數據聚合分析后,一方面將生成的傳播評估報告反饋到策、采、發等環節,輔助策劃和報告,另一方面用于績效考核。
基于 SaaS 的融媒體云服務模式,采用基于大數據和 SaaS 的融媒體采編云服務模式,可以降低報社導入媒體融合的一次性構建成本,減少包括機房、設備、系統等一次性投入;降低日常運營維護的人員、能源等成本;方便根據報社實際情況選用所需的系統及服務進行融合。
融媒體中央廚房指揮調度,以融媒體指揮調度中心為核心的中央廚房,貫穿覆蓋新聞生產和傳播的全流程,通過融媒體指揮調度中心既可以發現熱點和線索,也可以隨時調整選題和策劃;通過LBS位置服務可以實時發現指定位置的記者,并通過音視頻進行連線指揮報道;還可以實時監控各渠道和產品的傳播效果,進行動態的調度。
以主題或事件為中心的信息資源多維度標引技術。 信息處理涉及信息的標識、存儲、傳播、檢索、利用等各個方面,如何更好利用資源信息,在于以主題或事件為核心,通過對資源的多維度標引,從而達到以主題或事件為核心的多維度關聯。
▌小結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虛擬化、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聞出版行業為了進一步增加與受眾用戶的粘度,也應該積極引進并通過這些新技術,搭建基于大數據的全媒體全流程閉環系統,覆蓋策、采、編、發、傳播分析、考核評價等環節,不斷提高新聞報道指揮的綜合能力,壯大自身的影響力,提高傳播能力。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