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具有量化思維,習慣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說話不是單純的使用“數字”,而是用數據來支持觀點,做到有理有據。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數據就是證據和事實,用數據說話,能夠增強你的說服力
任何觀點都會有破綻,但數據擺在那里卻難以讓人反駁。如果你是企業銷售主管,給領導匯報銷售情況,不要說你的市場競爭多激烈,你的銷售人員多努力,直接說你增加了多少客戶,提升了多少客單量、實現了多少銷售業績,這樣的匯報效果會更好一些。
第二,數據可以揭露問題,發現本質,用數據說話,可以輔助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數字化下,企業管理不僅需要管理者豐富的管理經驗,還需要有多維的數據支撐。如果你是一個企業領導,你更愿意做薄利多銷,還是堅持確保每一單都要保證一定的利潤?貌似選擇哪個方案都可以,關鍵是要看具體的場景和數據支撐。
正常情況下,假如是批產的產品,可以考慮薄利多銷,以量取勝;假如是定制產品,就需要考慮一定的利潤空間。如果只是從利潤角度考慮,有產品定價數據、銷量數據就能容易做出決策,但如果還需要考慮產品的市場定位,客戶的回頭率,企業的售后服務能力等因素,就不能只考慮價格和銷量兩個維度信息,應該建立多維度分析模型,以幫助你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第三,用數據說話要有量化思維,簡化思維,還要盡量避免使用太過專業的術語
量化,有利于對事物(業務)給出一個判斷標準,例如:提高產品銷量,提升用戶活躍度,到底銷售多少算是提高?怎樣的用戶才算活躍用戶?只有將指標進行量化,才能推動達成共識。
簡化,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直擊事物(問題)的本質,擺脫各種復雜情況,輕松應對難題。
簡化的思維就是對復雜問題進行拆解、降維、極限歸納,篩選并只使用相關數據,從而找到簡單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用數據說話本質上還是溝通,為提升溝通的效率,要盡可能使用“標準語言”,或者對方能夠聽得懂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