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用戶對軟件產品的定制化需求越來越高,產品經理的作用愈發(fā)凸顯!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行業(yè)和市場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培偉業(yè)《卓越的產品經理》培訓專家楊老師在這里就產品經理能力提升的四大要素進行了介紹。
() 定位正確的用戶
什么是正確的用戶,不同的部門對此有不同的理解。
市場同學在各個渠道投放,通過產品、服務、內容去吸引用戶,但是不同渠道來源用戶有一定的差別。針對不同渠道的用戶,市場需要制定不同的推送和不同的落地頁,以提高針對性。產品同學也要關心用戶的分類,通過用戶在產品上的使用行為對不同用戶群體制定不同的運營策略,或則會優(yōu)化不同的產品特性。對于銷售的同學來說,根據與用戶溝通的結果來找到正確的受眾和決策者,這也是一個尋找正確用戶的過程。
以我們的注冊轉化為例,最近我們通過很多渠道推送了很多干貨文章,吸引力很多用戶。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用戶是通過移動端來關注我們的,于是借助【用戶分群】功能,分別篩選來自 iOS 和安卓來源用戶,有區(qū)分地研究這些人群的特點,以便做針對性的產品改進和內容優(yōu)化。
() 提升產品的體驗與流暢性
定義好用戶人群后,我們需要認真關注轉化流程的用戶體驗。改善用戶體驗的方法很多,如調配按鈕位置、界面的顏色,或者進行整體的改版、產品交互等等,這里面細節(jié)決定成敗。
互聯(lián)網企業(yè)需要迅速迭代、改進產品,不斷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這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一些工具來搜集和分析用戶的行為數據。我們經常會提到無埋點數據采集,那么無埋點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優(yōu)勢在哪里呢以前運動員在操場上比賽,需要設立很多機位定點一張一張拍攝運動員的狀況。那么我們就是一個全量的數據采集,將整個運動場攝影下來,每個運動員的每一步、他的呼吸都記錄下來。這個全量采集的數據就可以幫助我們去優(yōu)化一個產品或者改進運營流程,這對互聯(lián)網企業(yè)是很重要的過程。
(優(yōu)化轉化路徑
我們常說的轉化路徑或者漏斗分析其實是同樣一個東西,但是不同行業(yè)有不同的轉化路徑。電商、OTAO2O 行業(yè)最終的下單量是視為轉化的。而對 SaaS,社交類,我們往往將注冊人數作為一個轉化點。我們需要了解一個用戶經歷了哪些步驟,最終完成了這些轉化。轉化的過程中給予了用戶足夠的決策信息,過長的轉化路徑,會導致用戶的流失,但也不是越短越好。
了解了轉化流程后,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拆分這些步驟,了解不同用戶群體之間的差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所謂的轉化點、分析點,這些分析點都會幫助我們很好地提升轉化。以上面的注冊轉化為例,我們分析不同類型瀏覽器用戶的轉化差異。我們發(fā)現(xiàn)總體的轉化率是 11%,但是其中 safari 僅為 1.59%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做產品的同學一看就知道轉化點在哪里,我們需要從哪里著手。我們借助自己的產品也來分析反復應用和分析,根據不同的分析結果去優(yōu)化轉化路徑。
() 關注復購與增購
對于電商類平臺,用戶的回訪、復購和增購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像淘寶、京東這樣,用戶可能幾天就復購一次;而像 OTA (在線旅游) 這樣平臺上的用戶的復購周期就會比較長,可能幾個月半年才一次。復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其本質就是留存,我們需要關注并優(yōu)化它,有利于提升整體的轉化率。但是復購這東西并不是對對所有平臺都那么重要,比如 SaaS 產品,注冊一次就夠了,我們線下去和客戶溝通就好。
另外,復購和留存問題,我們知道它是可以直接影響轉化本身的。新用戶的獲取成本比較高,而老用戶的留存和復購成本遠遠低于新用戶,所以從成本的角度考慮也是一個非常劃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