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行業,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中,“用戶體驗”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詞。如果產品的用戶體驗很差,那么基本上沒有用戶愿意繼續使用它,并且無需談論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因此就會有人問,用戶體驗的為什么如此重要?用戶體驗五要素是什么?用戶體驗并不涉及產品本身的工作方式。 用戶體驗是指“產品如何與外部世界連接和發揮功能”,即人們如何“聯系”和“使用”它。當人們問有關產品或服務的信息時,他們就是在詢問體驗。
用戶體驗的為什么如此重要?
用戶體驗就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時,很多人會為,該產用起來難不難?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使用其起來感覺如何?
關鍵的設計雖然很小,但一旦設計出錯,就會失去用戶。如:按下按鈕時的“滴答“聲似乎無關緊要,但如果這個聲音決定你是否喝到了咖啡,那么它就變得關鍵。即時你從來沒有意識到是這個按鈕的失敗設計給你帶來了麻煩,你不妨想想,用戶在使用你產品時,有時能啟用,有時沒有啟用,雖然用戶不知道原因,但其實是產品由于按鈕不能發聲,沒有給用戶正向反饋,而降低使用成功率,你很快就會失去一個顧客。
用戶體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正確的產品形態絕不是由“功能”所決定的,而是應由“用戶自身的心理感受和行為”來決定的用戶體驗設計通常要解決的是應用環境的綜合問題,兼顧視覺和功能兩方面的因素。 在產品足夠簡單的時候,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幾乎是重合的。如設計一把椅子,當你坐上搖搖晃晃時,這就不足以構成椅子,當然設計椅子的時候考慮到很多用戶體驗,那椅子對人就越友好,反應出的直觀體驗就是舒適。
產品越復雜,確定如何向用戶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就越困難。新增的每一個特性、功能或步驟,都增加了導致用戶體驗失敗的機會。一部新技術的手機比起50年代來時電話機來講,新增了太多功能,因此產生的結果就是,設計并生產出這樣一部手機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這正是為什么產品設計必須將用戶體驗設計放在考慮范圍的原因。
產品功能的設計應盡可能有效地傳達那些信息,它必須是一種能幫助人們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否則,用戶永遠不會發現你所提供的服務,如果用戶弄不明白它是怎么樣工作的,你所提供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功能”將搖搖欲墜,并以失敗告終。
所有尖端的技術和品牌營銷郵件都無法讓客戶再訪問第二次,因此你不會太多的“第二次機會”去糾正錯誤的體驗。而一次良好的用戶體驗卻可以留住用戶,并對你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二次訪問。
另外,轉化率是一種常用的方式,來衡量用戶體驗效果。轉化率對電子商務網站來說尤為重要,將1%的轉化率提高1/10.從而導致財政收入增加10%甚至更多。在任何用戶體驗上所做的努力,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效率,to b 的好的用戶體驗的應用能幫助人們工作得更快和減少他們犯錯的幾率,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生產力。“時間就是金錢”節省員工的時間就直接等于節約企業的金錢。
用戶體驗五要素是什么?
提高用戶體驗避免不了研究用戶體驗要素,用戶體驗要素有: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而產品又被分為功能型產品和信息型產品。
戰略層
不管功能型產品還是信息型產品,在這里關注點都是一樣的。戰略層分為兩個視角。一個用戶視角——用戶需求,一個產品設計者的視角即我們自己對網站的期望目標——產品目標。
· 用戶視角是明確那些將要使用我們網站的用戶想從我們這里得到什么,還要知道他們想達到的這些目標將怎么樣滿足他們所期待的其他目標。
· 企業對網站的期望——產品目標,可以是商業目的或者是其他類型的目標。
范圍層
進入范圍層后,功能型產品一側轉變成——功能規格:對產品的“功能組合”的詳細描述。而在信息型產品一側,范圍則是以內容需求的形式出現:對各自內容元素的要求的詳細描述。
結構層
在功能型產品一側,結構層將從范圍轉變成交互設計,在這里我們可以定義系統如何響應用戶的請求。在信息型產品一側,結構層則是信息架構:合理安排內容元素以促進人類理解信息。
框架層
框架層被分成了三個部分。不管是功能型產品還是信息型產品,我們必須要完成信息設計:一種促進理解的信息表達方式。對于功能型從,框架層還包括界面設計:可以說安排好能讓用戶與系統的功能產生的界面元素。 對于信息產品,這種界面就是導航設計:屏幕上的一些元素的組合,允許用戶在信息架構中穿行。
表現層
不管功能型產品還是信息型產品,在這里關注點都是一樣的:為最終產品創建感知體驗。
值得強調的是:在現實世界中,功能型產品和信息型產品很難從這五個維度分出來,它們之間的界線并沒有這么明確。最常見的情形是,你很難鑒定某個用戶體驗問題是否可以通過重視這個要素或那個要素去解決。是在視覺上玩一點小霸氣就可以還是改造最基本的導航設計?另外還有兩個額外的因素,他們將會對最終的用戶體驗產生影響,首先是內容,其次是技術。
上述就是關于用戶體驗的為什么如此重要,以及用戶體驗五要素是什么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用戶體驗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