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這個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為人人都想當產品經理,但是產品經理并不是那么好當的,產品經理要時刻把握產品的節奏。正所謂一步到位,步步為營,產品節奏是對同理心的考驗。 有多少產品經理喜歡宏偉的產品設計,但他們對完美的渴望卻受其害。正確的產品節奏的影響是指數的。那么產品經理如何把握好產品節奏?這三點,看完就知道了。
產品經理如何把握好產品節奏?
做好產品經理,就需要把握好產品的節奏,要做到這一點,其實非常不容易,下文主要介紹三點。
01
日常工作中,產品經理的大部分工作還是在提需求,做功能,但是有時我們會陷入一種機械式的境地。
每天一個接一個的做新的功能,你看競品該有的功能我們都有了,為什么在競品上這個功能那么多人用,放到我們這里卻不溫不火沒人玩。
一個產品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個功能也需要掌握好對應的“火候”。功能做得太早,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功能做晚了,又不能助力產品的快速發展。因此不同的產品階段,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產品功能,并不是功能拿來主義,別人有我們也得有。
需求優先級管理也是產品經理進階的重要能力之一,對于需求列表里躺著的一大堆待做的功能,如何能結合自身產品的階段跟現狀,挑選出符合當下時機的功能就顯得尤為關鍵。
02
記得我之前做的一款婚戀社交類的產品,當時我們的用戶列表就一個“精選”頻道,這里邊都是一些優質的用戶,都有好看的頭像跟個人照片。
但是因為初期用戶量少,里邊會有很多用戶都是已經流失的,這樣就會導致一個問題:你感覺這個人長得很好看, 你想跟她聊天,但是她其實已經不用軟件了,所以你給她發消息她也不會回復你。當你聊完5個、10個都沒人回復你的時候,你就會感覺這個軟件里沒有真人,然后你也就流失了。
當時很多用戶跟我們反饋的問題就說聊天沒人回復,軟件沒有真人都是機器人。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單獨增加了一個最近活躍頻道,都是按照用戶活躍度來進行排序的,用戶啟動默認都會進到這個頻道。這里邊的用戶都是實實在在使用產品的人,跟他們聊天可以更快獲得回復,同時后續通過在線、動態等功能讓整個產品變得更“活”、更真實。隨著產品的發展與用戶量的增加,收入變現又成為我們的一項重點任務。
為了提升付費轉化率,我們就需要給用戶展示我們最好的東西,這個階段未付費用戶啟動默認仍會進到“精選”頻道,同時因為用戶量增加,我們可以過濾掉一部分流失用戶。
正常來說,產品返工是容易被開發同學被“嘲笑”,他們會質疑你改完的功能又改回去,但那只是表面,背后其實是根據產品不同階段,不同任務目標動態調整的過程。
03
另外一個例子,智能個性化推薦現在用的很普遍了,可以根據你的瀏覽行為、用戶畫像等智能化推薦你感興趣的內容或者人。
但是對于一個用戶量、內容量沒有多少的產品來說,如果靠智能推薦來分發內容跟用戶,那效果多半是非常差的,樣本量不夠,推薦不精準也不穩定,再就是會有導致很多優質的內容無法被曝光。包括很多社交產品都有像類似探探那樣左滑右滑的功能,但是如果對于一個DAU很小或者男女比例差異過大的產品,當然這里指的是男多女少情況,也是無法支撐整個功能的。要么匹配的永遠是那幾個人,要么匹配的已經是流失的用戶,這樣的功能給用戶的體驗其實是很差的,用戶可能用過一次就不會再用了。
那么該如何在不同的產品階段確定功能的優先級呢?
記得之前有人發過一個緊急&重要的象限圖,也有人列過一大堆判斷的方式。
其實任何一個產品都是解決一部分或者大部分人的需求,然后為了解決這個需求我們提提出解決的路徑,逐漸分解細化,但在每一個階段中,我們的產品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
從我個人角度出發,首先我們有一個長遠的方向跟目標,他是指引我們產品的大方向,保證你不偏離主航道。
另外要認清在當前階段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然后圍繞問題提出、篩選需求,通過新的需求跟功能解決現有問題,助力產品邁入下一步,不斷向前。
以上就是關于產品經理如何把握好產品節奏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產品經理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