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產品經理要思考的維度主要有四點,即用戶、產品、數據和增長。上一篇我們已經介紹過了用戶,本文主要介紹的是關于產品經理思考維度之產品。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產品。我們的時代在進步,技術創新也在日新月異。在每個新時代,所有服務都應通過新的基本功能來重塑,以期進一步滿足用戶需求。而產品設計就是,由于我們談論產品思想,因此產品設計至關重要。
1.理想與現實
現在市面上關于產品經理的暢銷書和課程已經非常多了,我們都可以從中讀到不少優秀前輩對于產品設計的方,甚至乎能夠從中提煉出優秀產品設計的絕對準則。
但是每次當我們親手去設計自己負責的產品時,卻總是強差人意,很多時候甚至會讓自己覺得很失敗,這種心理落差真的很難受。關于這一點,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個產品的理論上限是負責人的產品思維,而實際上限則是資源。結合工資一算,或許就懂了什么是用錢買時間了。
公司、領導、甚至我們自己,最容易高估的就是自身擁有的資源,所以對產品有了高預期。而一旦落到現實執行時,才知道基礎工時遠遠不夠。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的單位基礎工時,持續增值,以最大化資源方式打造產品。
2.宏觀與細節
一切的合理,建設在清晰明確的宏觀結構上。
我們使用一款產品之所以覺得它實用,是因為它在解決需求的邏輯上是符合用戶期望的。但這個邏輯卻需要深厚的基礎,例如行業結構、業務理解、用戶群體分析等等。而且所謂的細節,是建立在產品已經對用戶有了宏觀層面的理解,隨后根據需求的特性而專門設計的用戶體驗。這并不是不好,畢竟由點而生,從點到面也是分析思路。所以我在聊天的過程中,會引導新人們去發掘事物的發展是存在因果性的,細節不是無源之水,在感嘆別人的產品用戶體驗時,還應該看得見背后支撐細節的宏觀。
3.試錯
這個思考,源于對產品創新的探索。產品人都希望能夠一手掏出一個成熟的完整產品給到用戶,但是我們更加知道嘗新對于產品的重要性,所以每一次規劃版本功能時,都要做一次價值判斷。
對于項目,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夠從書本和實戰中總結出適合自身產品發展的手段,這里也不做累述。
但我想說的是,不妨試錯。
無論是初創產品還是成熟產品,尋找增長空間是必要任務。在穩步成長的前提下,不妨嘗試一下新的服務形式。其實試錯是一次難得的寶貴經驗,有試錯的條件,沒有試錯的膽量,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錯過時機。
因為很多新想法,并不是產品或者用戶單方面提出就能形成成熟的解決方案的,這中間是有一段趣味橫生的發展過程的。試錯很多時候就是發展過程的起點,不必害怕失敗,畢竟彎路也是路。
以上就是關于產品經理思考維度之產品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產品經理的介紹,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