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需求這個詞來說,無論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工作過程中都能好的體現。從邏輯關系上來說,一個產品的需求,決定這生產和進步。而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人們的主觀和內在條件決定了用戶的需求。所以就需要項目負責人或者產品經理深入的挖掘出用戶的真實想法,需求基于具體的場景,而產品從用戶的需求中產生,由此可見,需求分析對項目負責人的重要性。那么提升需求分析的能力有哪些?其實提升需求分析需要5種能力。
1.持續學習——理論聯系實踐(學些什么呢?)
實踐,大部分人是不缺的,可以說天天都在實踐。然而許多初、中級 PM 常常會遇到能力提升、成長的瓶頸(往往是由于每天工作太忙了,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系統地學習而導致的)。
光埋頭實踐不行,還應該適時地學習一些業界先進、成熟的產品需求分析理論(含方法論),知道坊間有哪些需求分析流派、專家(包括軟件需求分析大師),閱讀、學習其中一些精選的名著。
學習、探討互聯網產品或 IT 產品的需求方法,其實主體還是離不開(或大部分來自于)幾十年來系統工程、軟件工程等領域的發展、總結出來的需求(分析)方法論及其成熟經驗。
在持續實踐、閱讀、學習和思考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提煉,是一個必要的提升途徑。
2.鍛煉、養成專業的產品思維
普通或平庸的 PM 與高水平的 PM 之間的主要差距,并不在于身高、體重或顏值等等外在的因素,根本的差異在于思維——大腦的所思所想,有很大不同。
專業的 PM,必然具有專業的思維(mindset or thinking),包括科學的、系統的、經濟的、人文的產品觀等等。
這些籠統的產品觀可以分解為更具體一些的重要思維(方式或方法),包括:
* 抽象思維
* 系統思維(含結構化思維等)
* 邏輯思維
如因果律
* 流程(過程)思維
* 對象思維
* 質量思維
3.PDI
這是我在 Agile 2 中提出的一個基本原則:
Problem Driven Improvement(問題驅動改進)
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一時可能有很多,如何有條不紊地開展和選擇呢?
Step by Step, Iteration by Iteration
在迭代的開發過程中,通過定期地評審與檢查,不斷地發現當前在產品需求分析中還存在哪些問題,根據嚴重程度、風險、潛在價值或收益、緊迫性等因子對這些問題進行排序,并加入后續的迭代計劃,以便持續、及時地作出改進和提升。
4.重視業務分析
許多初、中級 PM 有個誤區,常常會忽視了產品需求分析的上游工作——業務分析(Business Analysis)。
產品需求必然是為最終的運營企業、機構的業務流程(Business Process)而服務的,而業務需求往往是后續提取產品需求或功能的一個根本或主要來源。
在進行產品的需求分析的同時(或之前),用心、盡快地把產品所涉及的主要業務流程搞清楚,往往可以顯著地減少需求分析工作中的許多錯誤或折騰。
需要強調的是,業務建模(Business Modeling),尤其圖形化建模(如利用傳統流程圖、UML、BPMN 等國際標準語言畫業務圖),是業務分析常用和主要的技術手段之一。
5.細節決定成敗——盡早掌握提高需求精準度的辦法
有哪些常見的原因,容易導致日常產品需求分析的結果質量不高,如需求定義不完整、遺漏關鍵信息,穩定性、預見性差(變化無常、頻繁變更),精準度不夠等等?
獲得高質量的產品需求及其描述,值得一提的是——用例故事(Use Case)方法,遠比用戶故事、特性等其它方法或技術更為強大而實用。
另外,PM 直接參與產品測試、演示等需求相關工作,對提升產品需求分析的質量也是大有好處的。
以上就是關于提升需求分析的能力有哪些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需求分析的知識,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